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22 14:50:38 点击量:
网球联赛,ATP赛程,WTA积分,网球直播入口,网球世界排名,四大满贯赛/实时更新全球网球联赛2025赛程、比分、排名及直播,全面覆盖ATP男子联赛、WTA女子赛事、四大满贯及国内网球比赛,为中文网球迷提供权威资讯与竞猜预测支持。
比利·简·金杯正在上演世界女子网球巅峰对决,牵动着全球目光,也让“网球”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。
在同一片城区,一群在荔香公园网球场学会握拍的南山孩子,如今已有不少站上了全国冠军的领奖台。
目前,南山区网球梯队建设已形成完备体系,8至14岁各个组别都储备了相当多的人才,已经在各类大型赛事中崭露头角。
南山区青少年网球训练基地就扎根在荔香公园。作为一个区县级的青少年网球培训阵地,在体育人才培养的金字塔中它是最基层,却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特色的青训之路。
2017年,8岁的丘铭炜在荔香公园网球场学会了如何正确拿网球拍。如今,他已闯入ITF世界排名前500,刷新一个个最好成绩。
2023年,他获得第十届中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初中组男单冠军。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总决赛暨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总决赛(CTJ-A2500 U12/U14/U16)中,他获得双打冠军和单打季军。
今年,他在ITF国际青少年巡回赛阿斯塔纳站男双决赛中获得冠军,并在青年戴维斯杯亚太区决赛(ITF)获得第四名,将迎接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的世界组比赛,并于10月迎战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罗兰·加洛斯青少年外卡赛。
“他性格比较腼腆,但内心很有想法的,心里攥了一股劲,特别专注、有韧劲。”丘铭炜的教练马腾回忆。“直到现在,我们也在想尽办法一直陪伴他,站到他身后当他坚强的后盾。”
“我们就从南山本土最基础的孩子带起,像种庄稼一样等周期。”南山区业余体校校长樊娜说道。这份“慢理念”,成了南山网球青训的初心。
正是这份“慢”,让南山网球攒下了最扎实的基础。基地建立了清晰的分阶培养体系:
首先进行启蒙,通过一年观察筛选有潜力且能坚持的学员;10-12岁进入基础强化期,保证每周两到三次训练量,用经验和科学方法打磨技术;12-14岁进入高强度训练,为冲刺赛事做准备;14岁将优秀选手推向省队、市队等更高平台。
多年来,基地始终坚持“非商业化”运作,不追求短期盈利,只专注于人才培养。这里长期训练的学员覆盖8至16岁,每个年龄组有十几人,全部都是土生土长的南山孩子。
南山区网球协会会长祝毅介绍:“所有运动项目的成功,都是靠基础性训练垒起底座。我们或许不能马上出成绩,但只要把底座打牢,总有一天优秀的运动员会冒出头。”
除邱铭炜已在省赛、全国赛乃至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外,今年8月,小学二年级就来到基地训练的黄曦诚一举拿下2025年中国中学生网球联赛总决赛高中组男子单打冠军;
从南山走出的李昱瑶也跻身ITF排名70多位,成了女子选手中的佼佼者,她与同样来自南山的尼玛卓玛、袁悦将作为主力队员代表广东省迎战全运会。
时间拉回2016年前后,南山区网球中心与南山区体校合并,荔香公园网球场被正式划归体校管理,成为南山网球青训的“根据地”。
在体教结合的大背景下,南山区开始探索系统化的网球青训,建立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体系。樊娜开始着手组建团队,制定教学大纲,坚定推动青训之路。同时,团队如“星探”般积极发掘好苗子,也用真诚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全力支持。
从那时起,教练组已经组队成功,固定了班底——这5名教练合作至今超过8年,“抱团越来越紧”。这5名教练各有“人设”:有的针对基础训练,有的能打高水平对抗;有的有干劲冲劲,有的非常任劳任怨,有的执行力强。
“那时,樊校长说我们的目标是拿金牌、拿总分第一。”祝毅当时觉得像梦一样,但内心还是朝着这方向努力,“现在,成了!”
意外的是,这个教练团队,除马腾有过专业队经历以外,其余人都是在体育院校毕业进修的网球专业,并不是搞职业的。
“大学毕业后,我们只是具备了一定的对网球的认知,但要把教学做成是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离‘培养优秀选手’还有很大差距。”在祝毅看来,是南山给了他们成长的土壤和充分的信任:基地提供稳定的教学平台,区里给予场地、经费支持,他们自己也是坚定信念,多年如一日。
就像祝毅的嗓子常年是沙哑的。负责基础教育的他,长年累月都在跟小孩沟通:“每个动作、每个要点都不是讲一遍两遍的事情,都是几百几千遍的事情。”
但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网球,把青训当成事业,而非单纯的工作,这份内驱力支撑着他们不断进步。这些年来,教练团队踏踏实实的从基础青少年培养起来,积累了闭环的经验。
祝毅介绍,他们经常会集体去江苏、福州等地取经,把先进的训练方法带回南山。“我们就不断去研究、去学,把现代网球的发展趋势融入教学,再在教学中不断总结。”
这份坚持,让教练团队实现了自我突破。他们不再是当初的“业余新手”而是“冠军教练团”——无人计较个人得失,只想着把孩子教好,把南山网球的牌子擦亮。
在竞技体育的赛道上,“冠军”是最终目标,就像网球比赛里每一场都朝着赛点冲刺。
南山区的网球场上,一场关于“得分”的新诠释正在上演——这里的青训不只为培养登顶领奖台的运动员,更在为青训链条上的每一方书写跨越赛场的“人生得分榜”。
“我们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非常品学兼优,他们的网球水平没落下,学习能力也很出众。”樊娜说道。
在一次次训练与对抗中,对学员而言,网球教会他们的不只是挥拍、发球,有坚持与抗压,还有调整心态、突破自我。
“热爱加上责任心、再加上大家共同的目标,在不断往前走的过程中实现小目标,就能感受到成就感和社会的认可。”祝毅说道。看到学员从“握拍不稳”到“站上国际赛场”, 教练团队收获了职业价值的“高分”,让他们把网球青训当成“终身事业”。
当视角放大,南山网球青训的“得分”也体现在对城区体育发展的推动上。作为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载体,这片球场孕育的不仅是一个个冠军,也是城区的体育梦想。南山同样用耐心,相信“长期主义”,尊重体育人才培养周期,静待花开。
在离荔香公园网球场不远的“春茧”里,比利・简・金杯持续升温。回归纯粹的球场,一批批队员仍然无数次挥拍、从一颗颗球中积累进步。属于南山网球的新征程,才刚刚开始。
原标题:《从“业余教练团”到“培养出全国冠军”,南山本土网球如何“上大分”?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